民生关乎发展稳定,民生关乎人民福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改善民生”等治藏方略,为西藏民政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多年来,自治区民政厅在‘爱民、利民、惠民’的工作理念下,大力推动民生改善项目建设,尤其关注“一老一小”这一社会最需要关心和帮助的特殊人群,以‘双集中’供养为基础建立起民生保障新模式,提高了民政公共服务管理和保障能力。”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孙军山介绍道。
19亿元为民生“兜底”
201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五保集中供养和孤儿集中收养工作的意见》,提出3年内在全区范围内实现“有意愿的五保对象在县级以上机构100%集中供养、孤儿在地级市以上机构100%集中收养”的民生保障模式(简称“双集中”)。
自“双集中”项目启动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人员培训、服务管理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倾斜。“特别是在资金保障等方面,民政部、财政部等部门在‘十二五’规划资金保障的基础上,争取整合了中央彩票公益金8亿多元,保障了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策的有效落实。”作为一名民政系统的援藏干部,孙军山看到了来自中央的关怀。
孙军山介绍说,按照规划,自治区“双集中”项目共72个,其中63个县区五保集中供养服务中心、9个地市级儿童福利院,项目总投资19亿元。“从目前统计的数据显示,全区共有五保对象15000多人(有愿意集中供养的有10000多人)、孤儿5000多人,预计‘双集中’工作将于2016年全部完成。”
以人为本打造“逸居”生活
2015年10月15日,全区五保集中供养和孤儿集中收养工作现场会在山南地区举行。
当记者与工作组走进琼结县新落成的“双集中”供养服务中心时,映入眼帘的画面是如此和谐:暖阳斜洒,一栋栋藏式的现代公寓前,老人们或在健身器材上锻炼,或在八角亭里下棋聊天,时不时传来阵阵开怀大笑……
和全区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双集中”项目一样,这里正诠释着一种美好的生活理念:宜居、逸居!
五保集中供养服务中心里的医疗室、图书室、娱乐室、理发室、餐厅、浴室、洗衣房、茶馆、休息室、露天健身器材等配套服务设施应有尽有,并根据民族特点和风俗习惯在供养服务中心设置了具有藏式特点的必要设施。儿童福利院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和活动特点分别进行了环境设计,分区域进行了房间格局布置和功能划分,个别有条件的福利院为更好地利于儿童成长,还专门建立了家庭模式居住环境,配备了家庭护理员,营造了居家生活氛围,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理念,为五保老人和孤儿提供了更加周到细致的服务保障。
记者了解到,按现行政策规定,五保供养标准经费为年人均4400元,孤儿基本生活费为年人均经费12000元,基本可满足日常生活开支、就近入学、看病就医等需求。“不过,考虑到近年物价水平的上涨,为确保‘双集中’项目正常运转,自治区党委、政府正在考虑加大财政投入,缓解资金紧张现状,切实提高入住对象生活标准。”从老人的就医需求、儿童的成长需要出发不断提高经费标准,
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