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网

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热门搜索:二手汽车 本地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本地资讯 科教文卫 > 西藏教育西部支教毕业生:愿做高原上的格桑花

西部支教毕业生:愿做高原上的格桑花

  • 2017/3/9 8:47:43
  • 来源:西藏新闻网
  • 编辑:刘琳琳
  • 2258
  • 0
  • 0

15年前,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湘水河畔,用塑料棚搭建的教室和随意摆放的木墩成为孩子们上课的地方。当年,23岁的王俊娟和同学们的支教生涯就从这里开始。

在中国,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相对落后于东部地区。2000年,国务院成立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将资金和各高校人才输送至新疆和西藏等中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就此展开。

近日,《别样精彩的人生》出版座谈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书中记述了保定学院支教毕业生群体扎根西部、教书育人的故事。

据悉,保定学院自2000年便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青年人到西部任教。他们目睹西部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实现着各自的人生价值。

来到座谈会现场的保定学院毕业生王俊娟告诉记者,2002年,她得知学校有组织去西藏支教的机会,毅然放弃了两家用人单位的邀请,安顿好父母,和其他9名同学踏上了西行的列车,这一去就是15年。

当10人到达南木林县,好奇地打量这座城市时,高原反应、语言不通、交通不便等问题让初来乍到的他们始料未及。同行的徐建旺说,“初到南木林,生活条件确实比想象的要差得多,吃水要到湘河里打,去河里捞水还可以捞出鱼来。”

回忆15年前的第一堂课,王俊娟说那时的她虽然做了大量的准备,但语言的障碍还是给教学带来了挑战。“第一节糟糕的语文课后,我便向藏族老师请教如何学习藏语,课上跟学生们开展辩论会促进交流,这样既加深了感情还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王俊娟的带动下,藏族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普通话,还掌握了不少成语典故。

至今仍在南木林县一中任教的王俊娟说,“格桑在藏语里是幸福的意思,格桑花虽外表柔弱,但耐得住雪域的严寒。人们常说教师是蜡烛,但我们要做一株株格桑花,为雪域高原带来美丽。”

说起开心的事儿,王俊娟提到了学校的联欢会。藏族学生们跳起了锅庄舞,不由分说就把王俊娟拉进去,“自己的动作笨拙得像只企鹅,但是和孩子们舞在一处,那种感觉是发自内心的欢乐。”

王俊娟坦承,15年过去,对家人的思念并不会让她离开西部,“在这里有种被需要的感觉。每当看到有学生拿着高中录取通知书站在我面前羞涩地微笑时,我都无怨无悔。”

为让贫困学生不失去学习的机会,王俊娟和她的爱人还集资向贫困学生捐款捐物,总数额近2万元。“藏族同胞给了我们支教老师家人般的温暖,我们也要将满腔的爱献给西部的热土和这里的孩子。”

王俊娟等人支教的经历鼓舞了河北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董雪。今年春节前她说服了家人,志愿到西部支教。“接触过西部环境的学生,对于社会、家庭和个人都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也是一种课堂,它让一个人对自己、对社会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到目前为止,保定学院已有百余名毕业生在西部地区基层任教。他们分布在新疆、西藏、贵州、四川等地,把智慧与青春奉献给西部教育。

保定学院是一所具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创建于1904年,始称“保定初级师范学堂”,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保定师范学校”。2007年3月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并更名为“保定学院”。

责任编辑:刘琳琳    

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赞(0)

网友留言评论

2条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