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分,青山绿水环绕的上亚东乡高原特色菌类示范基地内,几位藏族妇女坐在大棚里的菌袋旁采摘木耳,这项工作每月可以给她们带来2000多元的收入,相较以往赋闲在家,黑木耳产业化生产为当地农牧民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
“日喀则市是西藏农牧业大市,也是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有机产业的发展符合日喀则地理资源实际,对落实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开发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黑龙江第五批援藏工作队、日喀则市农牧局副局长宋长军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发展,昔日的自然优势如今已成为日喀则的发展优势,实实在在的收益让农牧民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十二五”以来,在农业部的关心支持下,在上海、山东、黑龙江、吉林4省市对口援助下,日喀则市以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确保了粮食安全特别是青稞安全、畜牧业安全、草原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过去5年,日喀则市累计实施农业受援项目66个,总投资1.15亿元,接收农牧业援藏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86人,培训当地农牧科技人员800余人次。农业援藏为日喀则市农牧业发展带来了新思路新理念、注入了新活力,全面促动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增强,主要农畜产品有效供给水平不断提高。落实了高产创建示范、农机作业等综合措施,开展了青稞新品种“藏青2000”、“喜马拉雅22号”等大面积推广,粮食连续多年丰收。2015年粮油总产达41.61万吨、蔬菜产量32.95万吨、饲草料产量20.68万吨,分别比“十一五”末分别增产4.39万吨、2.83万吨和7.38万吨。农机总动力达到177.99万千瓦,比“十一五”末增长88.8%。肉、奶产量分别达4.58万吨和8万吨,比“十一五”末增长23%和7%。2015年,农牧业总产值41.09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20.4%;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7402元,比“十一五”末增长75%。
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农牧区经营主体快速发展。优质粮油、蔬菜、马铃薯和藏系绵羊、奶牛、藏鸡、林下资源、亚东鲑鱼等农牧业特色产业逐步发展壮大。2015年17家龙头企业实现产值4.9亿元、利润6500万元,带动就业1562人次;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到676家,参与户数2.68万户,辐射带动1.79万户。培育了洛旦糌粑、岗巴羊、天域绿蔬菜、雅江源水晶粉丝、亚东黑耳、亚东鲑鱼等区内知名品牌,全市27个生产组织已成功申领农畜产品、饲草、原料有机转换认证证书、有机产品认证证书43张。白朗县嘎东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一批产业示范园区相继建成。
农牧业科技推广普及,科技应用能力增强。2015年,青稞良种覆盖率达85%以上,农作物平均单产提高10%左右;畜禽品种改良体系初步建立,畜禽疫病防控能力明显提高。全市农牧专业技术员958人,科技特派员2019人。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43%以上。
5年来,上海援藏重点实施了江孜县“红河谷”现代农业示范区、拉孜县农业科技示范园、亚东县特色产业园等现代农业园区,推进了青稞精深加工、食用菌栽培推广、亚东鲑鱼养殖、亚东黑木耳种植等快速发展;山东援藏在继续推进白朗县蔬菜产业升级,不断做大做强蔬菜产业的同时,积极推动日喀则市农牧业农机化、信息化发展进程,支持建设了白朗珠峰农机作业公司、农牧业信息化系统;黑龙江援藏着力推进“生态家园、有机之乡”建设,2015年全市18县区集中连片一次性成功申报“国家级有机认证示范创建区”。
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