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网

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热门搜索:二手汽车 本地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本地资讯 科教文卫 > 西藏教育拉萨特殊学校校长强巴遵珠:用爱心搭起“彩泉”之梦

拉萨特殊学校校长强巴遵珠:用爱心搭起“彩泉”之梦

  • 2016/1/26 16:14:39
  • 来源:西藏新闻网
  • 编辑:刘金鹏
  • 1355
  • 0
  • 0

他说他的爱是这个社会给予他的爱,他只是在回报,做一个感恩的人。他有三重身份:民间手工艺人、董事长、校长。

瘦瘦高高,穿着朴素,面目慈祥,笑容可掬。他就是藏纸技艺传人、拉萨彩泉福利特殊学校校长、拉萨彩泉福利民族手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强巴遵珠。

这位外表普通的藏族民间手工艺人在默默无闻的工作中,却有着要将西藏传统民间手工艺发扬光大、走出世界的远大愿景;同时还在默默践行着一个孤儿、残疾人父亲、校长的角色,有着一颗最朴实的善心。

艰苦创业

1948年,强巴遵珠出生于拉萨,同许多出生在旧西藏的穷苦孩子一样,没有上过正规的学校,只念过几年经文。

西藏民主改革后,强巴遵珠在拉萨一个文艺队里面工作。1960年,他被分配到了拉萨市城关区鞋业一厂,并开始学习制鞋的工艺。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厂里面一些比较能干的、有经验的年轻人都从厂子里面离岗了,到外面去发展了,希望自己能够多挣一点钱。

“我当时觉得自己很有必要留在这个厂里面工作,既对得起自己的师傅,也有必要把民族手工业的振兴承担下来。那时留在厂里面的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以及妇女,后来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一定要既能把民族手工业发展下去,又能够解决这些人的生活。”

1986年,强巴遵珠当上了拉萨市城关区鞋业一厂的厂长。接手之初,鞋业厂是一个烂摊子,生产工具简陋,产品单一,年产值不足5万元,利润几乎为零,厂房还是民主改革后政府分给的藏式旧房子,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强巴遵珠带领职工从头开始,艰苦创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他带领职工大胆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产品从单一的皮革制品发展到民族服装、鞋、帽、帐篷、唐卡、藏香和民族旅游纪念品等四百多个种类,企业的经济效益逐年提高,生产的藏鞋、藏靴等产品深受西藏各族群众的喜爱。

爱心帮扶

强巴遵珠担任鞋业一厂厂长的几十年时间里,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关注着社会,关注着社会的弱势群体。

“看到有许多孤残儿童没有学上,无家可归,许多残疾青年没有正当职业,流落街头……”

这引起了他的担忧,触发了他的善心,他亲身体验过没有文化的痛苦,他认为没有文化就没有生存的本领,会成为社会的负担,会被社会淘汰。

1993 年,强巴遵珠将多年艰苦创业、省吃俭用积累的40多万元资金用来创办了西藏第一所专门收养孤残、特困户儿童的福利特殊学校,他既担任厂长又担任校长,对入校的儿童实行全包教育,同时还传授给他们藏式绘画、民族服饰、唐卡制作、藏纸、藏香、木雕艺术等传统民族手工艺专业技术。

1997 年,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支持下,强巴遵珠将城关区残疾福利民族手工业综合厂与学校融为一体,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并在拉萨北郊兴建了 3700多平方米的新校园,正式取名为拉萨彩泉福利特殊学校,并将原来的福利厂改制为拉萨彩泉福利民族手工业有限公司,由他担任董事长。

截至目前,强巴遵珠收养和资助的孩子共280名,这些孩子的吃、住、行、医和教育等方面都需要强巴遵珠来供养,对于年过花甲的他而言,兑现这份承诺就要付出比常人多出几倍的努力和汗水。

在这280名孤残学生中,已毕业有可靠生活来源的画师15人、懂双种语言从事导游翻译的14人,从事缝纫职业的28人,参军1人,推荐到居委会当保安的7人,转送到其他特殊学校的10多人。

正如强巴遵珠给学校取名为“彩泉福利特殊学校”一样,他用自己的行为全身心地投入为社会上众多残疾儿童铺就了一条通往幸福的彩虹路,让他们饮到了人间爱心的泉水。

传承技艺

藏纸是中华民族文化在青藏高原上的一朵奇葩,藏族劳动人民克服青藏高原恶劣的气候条件和物产资源相对匮乏的不利因素,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创造的文化遗产之一。但是曾经一段时间藏纸在西藏已无人生产,市场上偶有出现的藏纸也是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的产品。

说到藏纸,强巴遵珠与它的情缘还要追溯到很多年前。强巴遵珠4岁的时候,就被送进哲蚌寺出家,历经8年岁月,那些印有神圣经文的藏纸一直陪伴着他。因此,他对藏纸怀着一种痴迷和热爱。

藏纸的传统生产工艺濒临失传,强巴遵珠痛心疾首。他心中就一个念头,一定要保护和挖掘这门独特的技艺。

1990年,强巴遵珠为了抢救和发展民族手工业,就开始充分利用自治区政府给予民族手工业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对濒临失传的藏纸制造技艺进行抢救,恢复传统的民族手工艺造纸技术,对其进行挖掘和保护,使这个古老的传统工艺得以恢复并传承下去。

他深入到西藏的拉萨、阿里、日喀则等地搜集民间藏纸制作资料,千方百计寻师访友,目的是得到民间老艺人的真传。历尽千辛万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得到了藏纸制造的第一手资料。

回来后又马不停蹄地参与藏纸的研发工作,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还派专人前往印度、尼泊尔等地学习藏纸的制造技术。

1993年,强巴遵珠和他带领的研发团队终于制造出独具西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藏纸。在这个基础上逐步研发出新产品藏纸、牛皮纸、彩纸、印花纸等数十个品种,为保护和传承西藏的民族手工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刘金鹏    

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赞(0)

网友留言评论

2条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