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地区位于西藏南部,因地处岗底斯山脉以南而得名。全地区东西横阔420公里,南北纵长329公里。东连林芝,南邻印度,西南靠不丹,西北与日喀则地区接壤,北邻拉萨。边境线长约630公里。地理位置为东经90°04′─94°21′,北纬26°51′—29°47′。全地区土地面积约7.96万平方公里(其中印占区土地面积约2.86万平方公里)。
山南地区南部和西部高山耸峙,湖泊河流众多,主要有雅砻河、羊卓雍湖、哲古湖、错那湖等。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形成独特的河谷地貌。山脉河流的分布决定了山南地势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属岗底斯山和喜玛拉雅山脉之间高原宽谷地带,地势为较平坦的谷地和坡地,属藏南山地灌丛草原地带、温暖半干旱地区。全地区一般海拔在3,500─4,500米之间,平均海拔3,700米。整个地区西南高、东北低,西南部平均海拔4,500米,东北部平均海拔3,100米,绝对最高海拔库拉岗日峰7,554米,最低海拔苏班西里河谷只有110米。
山南地区由于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印度洋暖气流、西伯利亚冷空气和山势走向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环境小区。其气候大背景是半干旱温带高原气候,随海拔的升高逐渐表现为半干旱亚寒带高原气候和半干旱寒带高原气候。即:海拔3,500米以下地区以半干旱温带高原气候为主,海拔4,000至5,000米之间的地区属干旱亚寒带高原气候;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属半干旱寒带高原气候。气候特点:海拔高,气压低,高山缺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热量水平较高,四季不分明,干湿季明显,降水量少,夜雨多,蒸发量大。其南部(错那、隆子县)海拔646─3,000米之间地区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向半湿润的暖温带季风气候过渡区。海拔3,000—3,800米地区为半湿润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向半干旱的温带高原气候过渡区。表现为:热量水平低,四季不分明;干湿季节不明显,雨日较多,蒸发量小,年降水量在270至380毫米之间。全地区年平均气温0℃─8.4℃,最低为-0.6℃,最高可达8.8℃,最暖月平均气温10℃—16℃,河谷地区≥0℃积温2,400℃─3,100℃,高山草地≥0℃积温1,450℃—2,000℃。年降水量382.3—498.8毫米,最多不超过530毫米,自西向东递增。雨水相对集中,大部分集中在6—9月份。年蒸发量在2,356.2毫米,是年降水量的6倍。全地区春、秋、冬三季风雪较多,年无霜期13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为3米/秒,最大风速为17米/秒以上,主要发生在12月到翌年3月。全年日照时数2,600—3,30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达7,400兆焦尔/平方米,日照率达57%以上,宜农、宜牧、宜林,素有“西藏粮仓”、“西藏江南”之称。
山南地区森林资源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错那、隆子、洛扎、加查四个县。原始森林面积约89.62万公顷,其中乔木林总面积13.14万公顷,占全地区总面积的1.66%,灌木林面积约76.48万公顷。全地区森林覆盖率11.48%。主要优势树种有云杉、冷杉、乔松、高山松、柏木和高山栎等。其次还有铁杉、红豆杉和西藏巨柏等珍贵树种。据不完全统计,人工林保存面积约65余万亩,蓄积量约19.5万立方米,“四旁”植树2000余万株。全地区已建大小果园50多个,面积5000余亩,种植以苹果为主的果树21万余株,每年为市场提供干鲜果品150万公斤,主要树种有苹果、梨、桃、核桃、花椒等。全地区共建成苗圃8个,面积3000亩,育苗面积2670亩,圃存苗量1602万株(含88户、470亩个体苗圃),每年平均出产苗木250万株左右。
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