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
康马,藏语意为“红房子”,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距日喀则市140公里,是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边境县。境外与不丹王国接壤,边境线长78公里,有4个对外山口通道;境内与亚东、白朗、江孜、浪卡子四县相邻。全县总面积70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300米,海拔最低的乡4100米,最高的乡4500米。县域内山大沟深,高山占总面积一半以上,年平均降雨量180毫米,年平均温度4摄氏度,冬春多风,风力在5级左右。湖泊有冲巴湖、色木湖、白湖、美龙湖;河流有江如河、涅如河、康如河,均属年楚河流域;矿产有金、银、铜、铁等。耕地面积4.7万亩,可利用草场717.3万亩,绿色植被覆盖率7%。全县辖8乡1镇、48个村民委员会、115个自然村,2005年底人口3669户20036人, 藏族占总人口的99%以上, 农牧区人口占总人口的93%。
[历史概况]
旧西藏时期,康马是噶夏政府江孜宗的一部分,主要有地方政府辖区、寺庙辖区、奴隶主、庄园主的溪卡等。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康马隶属于江孜县政府辖区。
1960年4月成立康马县政府,辖6个区22个乡。
1964年5月30日西藏工委,自治区筹委作出关于撤销江孜专区建制决定,康马县归日喀则专区管辖。
1967年4月西藏军区批准成立了康马县人民武装部,以人民武装部为主筹备组建立了康马县“三结合”(军队干部、革命干部、群众代表)的“抓革命、促生产”办公室,从而取代了党政领导权,实行了军管。
1969年12月康马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同时将原县委、人民委员会工作机构撤销。
1970年1月全县6个区成立了革命委员会。
1975年全县共成立了21个人民公社。
1977年6月康马县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康马县政权系统领导机构。
1984年11月在普选中撤销了人民公社,改社为乡。
1987年4月在撤区并乡中,全县由原来的6个区划为9个乡,辖48个村委会( 1999年12月,康马乡政府改命为康马镇)。
[行政区划]
1988年2月,根据区党委的统一安排,全县6个区21个乡全部撤消,成立了南尼、少岗、康如、康马、萨马达、嘎拉、涅如堆、涅如麦9个乡,辖查那、朗达、康马、白龙、玉康、格隆、格江、冲堆、萨鲁、拉丁、萨马达、孟扎 嘎拉夏、 嘎拉鲁、 琼桂、克、达凯、色雪、直、乃隆、伦、贡巴、热古、地里、达巴、都都、天坝、那堆、白顿共48个行政村。
[干部队伍]
2006年初县、乡行政机关干部编制340名,在岗310名,其中县直机关干部164人(藏族116人, 汉族41人;大专以上87人, 中专60人, 中专以下11人;处级23人, 科级174人);乡(镇)机关干部81人(含聘用干部29名;藏族80人, 汉族1人;大专以上17人, 中专26人, 中专以下33人;科级干部47人)。事业单位编制221名,在岗308名,其中教育系统232人(大专以上67人, 中专117人, 中专以下47人;中级职称13人, 初级职称133人);农牧系统18人(大专以上8人, 中专10人;初级职称5人);卫生系统34人(大专以上7人, 中专24人, 中专以下3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7人;文化系统12人(大专以上3人, 中专6人, 中专以下2人)。
[人口民族]
康马县历来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1951年康马地区是藏族集居地,其它民族没有到此地定居。和平解放以后,人民解放军进驻江孜,汉族及其它少数民族官兵在康马安营扎寨。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一些汉族、回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群众来到康马做生意,使暂住人口增加。2005年底全县总人口3669户20203人, 藏族占总人口的99%以上, 汉族、回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群众占总人口的99%;其中,农牧区人口占总人口的93%。
[自然资源]
(1)草场资源
康马县草场总面积767.3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6.58%,冬春草场面积742912.3亩,占草场总面积的9.68%;夏秋草场5815085.3亩,占草场总面积的75.79%;非季节性草场486165.6亩,占草场总面积的6.34%;临时性草场363015.9亩,占草场总面积的4.73%;严重退化草场247629.8亩,占草场总面积的3.23%;改良草场9489.4亩,占草场总面积的0.12%;人工草场8676.3亩,占草场总面积的0.11%。
(2)耕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886.27万亩,其中县城、乡(镇)建设用地0.45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05%;人工草场0.87万亩, 占0.10%;乡村道路、水域42.64万亩,占4.81%;石山盐沼及其他非利用面积69.82万亩,占7.88%;可利用土地面积488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5.06%。
(3)矿产资源
境内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铅、大理石、玉石、花岗岩、硼砂等,还有土碱和零散的水晶石。其他还有未探明含有各种金元素的矿石以及含有人体所需徽量元素的矿泉水。
(4)野生植物
境内经济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现已查明的有400余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贝母、雪莲、紫草、红景天、大黄、虫草、黄芪、蕨麻(人参果)等,主要分布在境内的大山峡谷中。
(5)野生动物
境内野生动物主要有野驴、黄羊、岩羊、盘羊、艾叶豹、黄狼、黑狼、獐子、狐狸、猞猁、野兔、旱獭、雪猪、高原鼯鼠、高原鼠兔、老鼠等。
禽类:比较珍惜的野禽有雪鸡、黄鸡、灰鸡、斑鸠鹰、野鸽、麻雀、乌鸦、猫头鹰等。
鱼类:境内鱼类储量极为丰富,有细鳞鱼、无鳞鱼(学名裸鲤),主要分布在冲巴湖、色木湖等。
此外,尚有种类繁多的高原昆虫类和其它爬虫类动物。
(6)水力资源
县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水量比较充沛,水力资源丰富,水质普遍较好,开采利用价值大。县城北边的山脚下有108眼温泉,四季常流,据有关部门检测,108眼泉水出自一源,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这些温泉普遍流量小,温度低(15——30℃)。在距县城东部10公里处(原康马乡白定村)有一眼泉水名叫休巴岗吉(一根白松树),水质好,常饮不胀肚,含有人体所需的种种微量元素,是真正的纯天然矿泉水,无污染,开发利用价值极大。
[名胜古迹]
因历史和地域文化的发展,县域内名胜古迹主要是由佛教文化演变而来,主要有以下名胜古迹:
(1)乃宁寺
乃宁曲德寺亦称“南尼寺”。位于康马县南尼乡境内,东依扎西达节山,西临年楚河,海拔4100米,总建筑面积63184.35平方米。由古印度僧人、莲花大师的弟子阿羌甲强拜桑布创建于815—841年赤热巴执政时期,属黄教格鲁派,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乃宁寺是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寺内文物众多,是藏戏“朗萨卫普”的发源地,传说唐玄奘去印度取经时也在该寺居住过。乃宁寺在四十二世堪布江央仁青支持该寺时期,寺庙僧众近万人,有五大扎仓,在举行重大宗教活动时近万名僧人集聚在“乌孜”神庙大堂诵经,“乌孜”神庙从此也被称做“万室”神殿。在乃宁寺中有许多有价值的珍贵文物,有明朝时期的唐卡,还有大量经书、不同质地的佛像和佛塔。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虽然遭到巨大的破坏,但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明确了宗教政策,逐步解决经费修缮了该寺的许多大型建筑,在民间收回了该寺的大量文物。有着500年历史的南尼“桑珠”佛教文化节,至今一直是该寺的亮点,吸引了来自日喀则、江孜、白朗、亚东等地的群众前来观看。这里不仅是佛教的圣地,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1904年英帝国主义侵略西藏的时候,乃宁寺是进入江孜的必经之路,为了抗击英帝国主义的入侵,乃宁寺的广大僧众和当地群众一道协助藏军并肩作战,不怕牺牲誓死奋战,有利的阻碍了英帝国主义的前进路线,为保卫西藏、捍卫和平写下了可歌可泣、光辉的历史篇章。
乃宁寺做为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做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1995年6月被评为自治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哲姆寺
哲姆寺创建于823年吐蕃王朝时期,始属宁玛派,后改宗为格鲁派。寺庙坐西朝东,面积650平方米,东部为厨房、僧舍;西部为经堂、佛殿,全为石砌。经堂向东面积120平方米,其北侧为佛殿,面积80平方米。寺内的壁画、塑像“文革”中全部被毁。寺前方约80米处有一石砌多门塔,占地面积196平方米,残高10米。佛塔为坛城形,塔座平面呈“亚”字形,有三层须弥座,塔心上立一石砌覆钵,比例肥短,具有元代或更早的覆钵式塔的特征。
(3)藏扎寺
该寺19世纪初由阿旺顿珠创建,为江孜白居寺分寺,属于格鲁派。藏扎寺占地面积约为600平方米,包括殿堂和庭院。殿堂高4层,下部前为经堂,面阔4柱,中间4根长柱撑起高天窗。经堂后部正中为佛殿,两侧为库房。大殿二楼“文革”中被毁。现为1986年后重建,维修后占地面积1197平方米,其南为寺庙主持喇嘛卧室,东为护法神殿,西侧为卓玛拉康。该寺1998年被康马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艾旺寺
艾旺寺修建于吐蕃王朝前宏期(8—9世纪),由班智达释迦室利的前身拉吉曲羌创建。
该寺座南朝北,占地面积925平方米,由围墙、回廊、正殿、东配殿、西配殿、庭院6部分组成。围墙呈长方形,墙上砌石塔108座,北面正中开有9米宽的大门。围墙内殿堂平面布局为“凸”字形,殿堂与围墙之间形成宽1.3米的回廊,正殿内墙周砌有一周石砌台座,正面台座上残存了7尊泥塑释迦牟尼造像,正中佛像搞2.3米。东配殿原有泥塑造像19尊,西配殿正面尚存一石砌泥塑的塔形神龛,四周墙壁上原有许多泥塑浮雕,如:龙女、飞天、蜥蜴等。1966年,艾旺寺的顶部被拆毁,殿内的佛像等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艾旺寺作为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具有较高的研究和考古价值,于1995年6月被评为自治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5)查玛寺
查玛寺位于康马县康如乡勒康村境内,距县城35公里,海拔4300米。
该寺由热落扎瓦多布丹多吉创建于1497年,属于宁玛派。主供莲花生佛。该寺由所属8座分寺组成,有很多珍贵的金和铜制成的宁玛派喇嘛塑像、各种佛塔和金字佛等贵重佛像,在文革期间全部被毁。当时仅有一片废墟,主要宗教活动有每年藏历6月4日举行的“6.4”转山节。参加佛教节的信教群众达两千余人。
(6)拉吉寺
拉吉寺1250年由扎巴坚增创建,属江孜白居寺分寺,在历史上僧人最多时有90人,奉萨迦派,主供佛为金刚持。寺庙座北朝南,由经堂、佛殿、丹珠尔拉康和喇嘛卧室组成。1966年全寺被毁,今仅存遗志。1990年重新修建,现占地1207平方米。主要文物有:木板上画的坛场一件,松肯吉热供堂之铃一件,绸缎制挂幡一件。
(7)甘旦曲林寺
该寺位于康马县涅如堆乡贡巴村境内,距县城30公里,海拔4500米。于1428年由第一世班禅克珠格勒白桑创建,属于格鲁派,为江孜白居寺罗布查仓的分寺。据说甘旦曲林寺原名为卡瓦孜寺,1948年色拉寺甲吉桑珠仁布钦前往该寺传经时,将寺名该为甘旦夏珠曲林寺,后来人们为便于称呼,就称做甘旦曲林寺。该寺1990年经康马县人民政府批准在原有的废墟上,由国家先后投资2.8万元恢复重建,现有面积203平方米,有一座拉康,5间僧舍,定编5人。
(8)门康拉康
门康拉康位于康马县嘎拉乡嘎拉奴村的中央,距县城50公里,海拔4500米;据民间传说:嘎拉门康于1200年前由嘎拉境内的“差巴”11户筹集修建。当时,拉康内有阿第夏的塑像及转经桶等。现仍有莲花生、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的佛地庄严等共计500多幅珍贵的壁画。
(9)达日拉康
达日拉康于1698年由吴热达玛桑格所建,主供佛为释迦牟尼,属于噶举派,现有莲花生、宗嘎巴师徒三人的泥塑像及被毁的十六罗汉壁画等。
(10)改拉康
该拉康位于康马县嘎拉乡改拉康村。据民间传说,该拉康由第四世班禅额尔德尼洛桑曲吉坚增创建,距今已经有400多年历史,属于格鲁派,是藏扎寺的分寺。该寺分上下二层,由4座拉康和1间僧舍组成,占地面积218平方米,现仍有壁画及珍贵的经板等文物。
(11)满则村摩崖造像
满则村摩崖造像,在康马县境内,位于少岗乡满则村冲巴涌曲河东岸一断崖上。共有造像7尊,面积70平方米,内容为释迦牟尼、菩萨、弟子等,皆为浅浮雕,简单质朴。
[经济发展]
康马县在西藏民主改革以前处于封建农奴制社会,深受“三大领主”的盘剥,社会生产力低下,农牧业生产停滞不前。1960年4月建县后,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农牧业生产逐步得到发展,交通、教育、医疗卫生、通信等事业也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后,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边境稳定,农牧民群众安居乐业。
1959年3月——1999年12月,我县的农牧业生产大致可以分为两段三个时期,即1959年——1964年6月30日江孜分工委管辖和1964年7月1日江孜、日喀则两个专区合并以后两段;平叛改革和成立西藏自治区时期(1959年3月——1966年4月)、“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6年11月——1999年12月)三个时期。
平叛改革和成立西藏自治区时期(1959年3月——1966年5月),由于我县刚建县,社会斗争形势比较复杂,前期开展了反叛乱、反乌拉差役、反人身的依附“三反运动”,对土地、牲畜、房屋、农具等实行赎卖和没收,划分阶层,使农牧民群众“耕者有其田”,对阶层的划分和赎卖、没收情况进行了复查。中后期进行了兴修水渠、塘、库建设,大搞“互助组建设,物资交流,开展了一系列鼓励农牧业生产的措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使全县的农牧业生产持续稳步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一时期,物资奇缺,全凭供应;农牧民群众普遍缺粮,60年人均仅有粮食399斤,到65年,人均已有粮食749.6斤。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农牧业生产、文教卫生等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发展极为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在10年中没有得到改善,个别地方群众生活水平甚至有所下降。在经济工作服从、服务于政治的前提下,虽然提出了“抓革命、促生产”的口号,但未能起到多大作用。这一时期,建立了一些“五小”企业,如中药制药厂、粮油加工厂、付食品加工厂等,实现人民公社化,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制定了“五五”规划,《康马县75——80年农牧业发展规划(草案)》等,开展了“四清”运动。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6年11月——2005年12月),康马县委积极贯彻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向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召开的四次西藏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改革。从1984年开始逐步落实“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生产责任制,调整农牧业生产、经济发展方针,“以牧为主、牧农并举、多种经营、全面发展”,落实草场使用权,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全面落实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大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草场建设,发展城乡经济。这一时期我县经济得到恢复和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解放了生产力,实现了稳定和发展“两盈”。“十五”末期,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10035万元,占“十五”规划调控指标1.1亿元的115.16%,年均增长保持在两位数以上。与“九五”末期相比,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1.76%,人均GDP增长168.37%,财政收入增长558%,工业总产值增长22.9%,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58.15%,人均纯收入增长58.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4亿元,是“九五”时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40倍。
[特色产业]
主要有石材、药材、温泉、藏毯、边贸和畜牧业资源。
[科教、卫生、文化事业]
全县现有1所中学、9所乡(镇)中心小学、1个教学点。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100%、中学97.02%;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达到99.86%、初中达到91.39%, 中小学在校生3346人, 毕业生升学率小学为100%、中学为99.2%;“普六”义务教育得到巩固,“普九”义务教育进展顺利, 基础教育名列地区、自治区前茅。农牧科技推广站5个,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名。“一甲”医院1所, 医务人员49人, 住院床位36张。乡级卫生所9所, 防疫站10个。人口自然增长率9.97‰。
[宗教概况]
民改前,本县境内有各类寺庙49座,按教派分为格鲁派(又称黄教)22座、宁玛派(又称红教)12座、嘎举派(又称白教)11座、萨迦派(又称花教)3座、苯教1座;按人员组成情况又分为喇嘛寺21座,尼姑寺18座,混合寺10座;有僧尼920人,其中喇嘛565人,尼姑355人。寺庙人员结构从上至下有堪布、翁则、格规、格西、吉末、过尼、过本、管家、冰雹喇嘛、一般僧尼。民改时有19座寺庙参加叛乱(民改时划的,主要是指寺庙僧尼有参加叛乱的),有432人还俗参加劳动。此时,党对宗教贯彻“政治统一,信教自由,政教分离”的方针。1963年,县境内有保留寺3座,开放寺3座,包括黄教5座、红教1座,均为喇嘛寺,还开放了一个经堂。保留寺有僧侣26人;另外县内有尼姑3人。文革期间搞破“四旧”,这些寺庙均遭到破坏,1979年仅留下了一座未参加叛乱的南尼寺庙,有喇嘛4人,均在县农场参加劳动,寺庙则成为仓库及公社供销社。进入80年代,着手对寺庙进行维修,1985年—1986年国家拨款3万元对南尼曲德寺进行维修,并对克和嘎拉乡的两个简易经堂进行了维修。2005年月底,全县有寺庙7座、拉康3座。教派4个,其中格鲁派6座、宁玛派2座、萨迦派1座、噶举派1座。原定额僧人63名,现有僧人48名。民管会1个,民管小组8个。
[援藏工作]
自2002年7月以来,康马县先后迎来了黑龙江省大庆市和齐齐哈尔市两批援藏工作小组。先后修建了多功能培训中心、党政办公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实施了“阳光工程”、小康示范村等一系列利民、富民项目,使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县域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旅游资源]
1、景点介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尼曲德寺,1904年英帝国主义侵略西藏的时候,乃宁寺是英军运输线上的一个重要据点,这里是保卫江孜的前沿阵地,对于英军的后方供给,有很大威胁。为恢复并保障补给运输线的畅通,英军派大量兵力对乃宁寺进行了为期3天的攻打;为了阻挡英帝国主义,乃宁寺的广大僧众和当地群众一道协助藏军并肩作战,不怕牺牲誓死奋战,有利的阻碍了英帝国主义的前进路线,后因力量悬殊,乃宁寺被英军占领。英军占领乃宁寺后,放火烧毁了大经堂,并对寺庙的文物进行了大肆劫掠。
如今乃宁寺内耸立的纪念碑,见证了100多年前抗英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兽行,它时刻提醒着人们永远铭记那惊心动魄的战争;激励后来者要奋发图强,加强民族团结,保卫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2、旅游线路
南尼曲德寺位204省道的拉亚公路旁,距离日喀则市区100公里,可以从以下几条线路到达:
(1)从拉萨—日喀则—康马县南尼曲德寺
(2)从拉萨—日喀则—江孜—南尼曲德寺
(3)从拉萨—亚东途经南尼曲德寺
[政务公开]
1、政务公开年度报告
康马县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县政府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事项外,凡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政府信息,及时通过公示栏、电视、广播等各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公开。如:2006年政府工作安排、“十一”五发展目标、安居工程建设、学生“三包”经费使用、落实草场承包责任制等关系农牧民切身利益的工作进展情况。
2、机构职责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为根本,以发展经济为重点,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为目标,努力打造省道经济、特色经济、劳务经济和边贸经济,大力实施农牧稳县、援藏活县、招商兴县、石材立县、劳务富县、项目强县、稳定促县、城镇亮县的发展措施,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康马,确保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和社会局势长期持续稳定,为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快更好地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3、办事程序
在政府办公室设立了信访办,接纳办理群众反映各种问题,并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办理,将处理结果及时告之当事人。此外,在党政办公楼值班室设立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如遇重大事件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以便及时作出相应反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或减少损失。此外,在县公安局设立了110电话专线,及时处理各种案件。
4、人事任免等
县主要领导如下:
魏玉峰 县委书记
次 仁 县委副书记、人大主任
洛 桑 县委副书记、人民政府县长
[政府服务]
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认真贯彻“依法治县”方略,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各级干部依法行政的水平,坚持文明执法、公正司法,促进行政行为的规范化、法制化。此外,加强基层民主与法制建设,严格落实村民自治,完善公开办事制度,实行村务、政务、财务公示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头脑,提高“五种能力”。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增长“亲民、为民、富民”意识,坚持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做到对待事业敢于作为、敢于上进、敢于创新,落实工作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一抓到底,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政府工作的顺利开展。
[招商引资]
1、招商项目
立足石材、药材、温泉、边贸和畜牧业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网上招商、广告招商、委托招商、亲情招商、以商招商的办法,努力引进以资源开发、财源建设、输血造血为主的工业项目,把特色资源转化为特色经济,把特色经济做大做强,形成大气候,获得大发展。
2、优惠政策
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的落实,树立起“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干部是公仆,损害投资者利益是罪人”的理念,实现投资开绿灯、经营不干预、服务不索取,给予投资者大力扶持,特别在土地使用上给予优惠、在税收上给予减免、在经营管理上给予配合。加强招商引资前期、中期、后期服务,按照“团结合作、客商发财、富县发展”的原则,做到服务零距离、办事零等待、管理零收费,以过硬的投资环境,引进资金、引进项目。
3、边贸
本县与不丹接壤,历史上就有不丹边民到本县进行小额贸易的习惯,1948年以前,不丹林浠宗(地名)每年藏历6月15日左右就派出若干人员到嘎拉乡一个叫“压荡”(拉木湖下边一块草地)的地方进行实物交换,保持了一百余年,1948年群众反乌拉差役,才断绝了彼此间的交换往来。河东乡也有与不丹边民交换的习惯(每年藏历4月14日至10月),进口的主要是木料,1959年中断。1964年11月15日、18日及当晚,不丹边民又开始到本县打惹、萨马达、玛扎、金挂等四乡进行了三起交换,从此又恢复了中不边境贸易。交换的物资主要有竹制品、染料、大米、木料、毛皮等。
本县通往不丹主要有瓦姐拉、亚拉、帮查拉、加桑岗拉、康拉等五个山口,其中瓦姐拉和亚拉山口常年可以通行,帮查拉、康拉、加桑岗拉三个山口在夏秋两季可以通行。习惯性小额贸易地点有六处,即涅如区乃隆公社的吕村;河东公社的热果村、雄章村、打惹村;萨马达区孟扎公社一处;嘎拉区琼桂公社一处。1976年6月28日,经自治区革委会同意,撤销孟扎村边境小额贸易交换点。
落实生产责任制以后,随着物资的不断丰富,边境贸易一度中断,每年仅有零星的不丹商人到本县交换。1993年藏历6月15日,县人民政府搭台在涅如堆乡举行“边境贸易物资交流会”,此地后来每年举行涅如“边贸物交会”。“边贸物交会”期间,除了正常贸易外,还举行民族歌舞会、民间娱乐活动等,一般持续一周左右时间。
[法律保障]
(1)《地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2)《康马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3)《关于加快发展康马县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政策》
(4)《康马县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
[对外交流]
近年来,我县进一步扩大改革,加大开放,积极拓展对外交流领域。县政府与卫生部、联合国儿基会签订了母子系统保健项目承诺书。此外,在农牧业生产中大力引进适用技术,提高产量;积极参与各种物交活动,组织农畜产品出售,使群众在经济交流中增加群众的现金收入。
[公共信息]
汽车时刻表:
每天:9:00—11:00从日喀则到康马
9:00—11:00从康马到日喀则
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