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论坛围绕“一带一路”与西藏旅游文化发展,为中外旅游、文化界的著名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西藏旅游文化发展和其他有关问题的对话平台。来自国内外知名旅游、文化专家学者发表演讲,为西藏旅游文化的科学发展集思广益,建言献策。记者 刘庆顺 李海霞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世宏:依托资源优势,抓区域合作
西藏旅游业要加快发展,必须积极利用好“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发展机遇,加快与尼泊尔、印度等国家边境旅游项目的合作。积极融入国家旅游宣传推广体系,扎实用好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所提供的优势资源。要横向加深区域合作,重点打造青藏、川藏、滇藏,以及通往尼泊尔和印度的南亚国际走廊等五条跨省、跨国旅游廊道。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圈、陕甘青宁经济圈、大香格里拉经济圈,推动西藏与南亚国家的旅游合作开发,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西藏旅游研究所所长朱普选:
地方性保持,世界性展示
西藏旅游文化具有地方性特色,要在开放接纳的环境下,保持文化的地方特色。
首先是“前台、帷幕、后台”的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前台”是旅游目的地通过民族文化展示、表演,让游客了解民族文化;“后台”是文化的保护性空间,保留传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习俗,保持它原有的神秘性和吸引力;实现前台与后台的分离,在两者间建立“缓冲区”。其次,政府行为保障文化地方性保持。政府通过立法或地方性条例,杜绝文化破坏和损毁行为发生。
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