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网

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热门搜索:二手汽车 本地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本地资讯 西藏旅游 > 旅游新闻西藏:徒搭的魅力在于真诚与信任

西藏:徒搭的魅力在于真诚与信任

  • 2015/10/13 22:38:25
  • 来源:快搜西藏
  • 编辑:佚名
  • 182
  • 0
  • 0

徒搭,这是年轻人在西藏旅途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行走方式。曾经,我觉得徒搭是漫长公路 旁甚为美丽的一道风景,疾驰的车窗口,看着公路旁招手的他们,不禁为这份坚持与不畏困难而感到骄傲。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这块净地,更多的背包客走 上徒搭的旅程,使得昔日的风景被笼罩了一层雾霾。亦如当初被骑烂掉的一条318,又不及318那般自我精神支撑。

徒搭,起初只因省钱而方便。如今,依旧省钱而方便,但不同于往日的是,今时的徒搭成为越来越多的穷游背包客眼中的装X行为。更有甚者认为搭上一 辆车,就可以无止境占着资源,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应该的行为,不以为耻,竟然不断疯长。使得在西藏,本是一次纯粹而有意义的徒搭变得越来越不受欢迎。自然, 徒搭之路开始变得艰辛起来。

然而,选择在一个渐渐褪去内地人浪潮的八月底来到西藏,并决定九月上旬徒搭去尼泊尔,这完全是一种没有预知的冒险。少了自驾游,漫长的公路上沉寂了不少,来往的车辆多是当地人,我不知道有没有因为背包客的阴暗面影响,使得这些藏民司机对我们也产生了畏惧和质疑。

从拉萨的高速入口处(火车站附近),我与丹丹,还有独白,两女一男从这一天上午起,开始了一段漫长的徒搭之旅。丹丹是第一次来西藏,也是第一次徒搭,我想这对她而言,是有许多言不尽的感受的。

在路口等了四十分钟左右,一辆川A的车停了下来。虽然只到曲水,但对我们来说已经无可厚非。(当天,我们的目的地是日喀则)

司机大哥是福建人,在西藏待了十年,对西藏印象他有自己的理解。大哥说,他在西藏最能坚持的便是每个星期三去一趟扎基寺。信佛之人所到之处,必 然有一个精神寄托。尽管扎基寺是全西藏唯一一座求财的寺院,但为了远方妻儿家人的安稳实在的幸福日子,大哥一番坚持也是生意人常有的习性。

有趣的是,我们三人就住在扎基寺对面,与大哥相遇怕是冥冥之中就注定好的安排,虽然只是一段短暂的相处,但能遇见,就是前世修够的缘分。

西藏人尤为相信前世今生。而他们今生努力修行也是为了下一世更好的生活。

大概是在离曲水大桥还有10公里左右的三叉路口,我们与大哥道别了。接着,继续徒步。前往日喀则的这条路的路况十分差劲,一直在修路。这给我们 徒搭带来了一些麻烦。当然,并未因此就气馁。差不多走了一段沙灰弥漫的路之后,突然看到一片青稞田地,路两旁还种了许多高大的树,枝繁叶茂的,阳光穿透下 来,丝丝光线尤为柔和。还无意捡到了一个小松茸呢。

记得盛夏一场大雨后,草地里就会长出许多这样的小松茸。小时候,经常是摘着带回家让母亲洗干净,然后打两个鸡蛋煮一大碗汤给我喝,那味道可好了!

一边沉醉在风景里,一边试图搭车,尽管这并不顺利。但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个现象,许多藏民司机会笑着对路边的我们打个画圈圈的手势。独白说,他们是在告诉我们车座满了。这使我异常感动。比搭上车时的兴奋多了一种感激。

所以,幸运之神不会忘记我们。很快,我们搭上了车。司机格拉(大哥的意思)比较沉默,但他点头(同意搭上我们一段:曲水大桥)的姿势实在太漂 亮。一路上,我们交谈的不多,也许碍于语言障碍吧,格拉的神色比较专注,这段颠簸的旅途,他开得极为小心。到了曲水大桥后,我们刚下车还来不及跟格拉道个 别,一个及时的招手让我们再次搭上一辆车。看来,神并没有抛弃他的孩子们,尽管这些孩子们多是调皮不听话的。

差不多四十分钟后,我们再次与藏民格拉道别。虽然这并不漫长的路程就搭了三辆车,但心里仍是激动。其实,我喜欢这样的旅程。尽管能搭到一站到底的车辆能省下许多时间和精力,但像这样徒徒搭搭似乎更有意思。它在不断分享故事,途说故事,发生故事。

只是怎么也不会想到,坐上一辆拖拉机,一边任风吹乱发梢,一边欣赏着远处辽阔的高山草甸,竟觉得幸福来得如此突然。我感到莫大的惊奇,这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就能说清楚的感动与真诚。我深深被吸引。

途中,遇到路边的藏族阿佳,与她们招手的时候,她们竟也是笑得挥手与我们打招呼。如此真挚与纯粹,真是很少见了。

谢谢。

如果在内地,在城里,坐在拖拉机上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突然与人挥手,会不会被看做是疯子。这个也许不一定,但至少不会是眼前的如此纯粹与真诚。

当我告诉小伙们再想坐一次拖拉机的时候,“明天遇到再坐吧,这样会耽误行程的。”独白说。

“不要。”顿时,我任性起来。兴许我的旅行经历并没有独白那么丰厚,但从不会因为匆匆赶一个行程就错过许多风景。很快,又一辆拖拉机映入眼帘,当它慢慢颠来的时候,我就已经高高扬起手来了。

他一定会停。

我想。

结果,他真的停了。

不禁为格拉再次感动的无法言明心声。摘下头巾,露出合不上的笑容,感受下午五点后的和风,一边看风景,一边高歌,从《我的家乡在日喀则》到《山 丹丹开花红艳艳》…我们几乎每看到一辆车过去,根据车牌号就高歌一曲代表作。实在欢快又疯癫。以至于格拉到了家都没有通知我们,直接将我们一并拉了回去。

门口,有一个小卖铺。难怪车上堆放了好几箱康师傅和白象方便面,还有不少大瓶装的可乐。小卖铺门口坐着七八个藏族妇女和男人。他们称呼他们阿佳和格拉。他们正欢快的喝着青稞酒,见朋友拉货回来的时候拉回了三个背包客,甚是好奇和意外。

几个阿佳竟然起身给我们让座,热情的格拉们则是邀请我们尝一尝他们酿制的青稞酒了。盛情难却,也不愿拒绝。一杯又一杯,千言万语尽在这香甜醇厚的青稞酒里。

只因天色开始暗下来,我们无法逗留太久,与他们分享了我们还剩一点的水果,便不舍离开了。

“真想与他们一起生活啊。”离开的时候,独白感慨道。

“其实很多农村或乡下也有如此感动。”丹丹说道。是啊,虽然社会变得很污秽无情,但善良的人总是那么多,依旧温暖着人间,感动着你我他。

如此一来,想想那些因为个别行为就蒙了羞的背包客该是多么惭愧。且往往也是污染了西藏这个神圣的地方。都说,神的孩子都会来到西藏。那么既然来了,为何又违背了神?最后竟然还不知耻的将某些自以为是很了不起的行为分享出去,误导着一批又一批年轻人的西藏梦。

旅途中,我们既然帮不了别人,就不要成为别人的累赘。旅途中,不属于我们的资源就不要强占,若不然跟土匪有什么两样?然后无辜的人(尤其是藏民)还以为你是来自外面世界的一名文明人。

当你伸出手竖起大拇指的时候,可见你的内心多么渴望一辆车为你停下。当一辆车降下速度停到你面前的时候,可见司机师傅是真的很想帮你一把。然 而,往往这两种“想”却不是相互的。往往,这种“想”呈现的是一种自私与无偿。因此,才使得那么多帖子纷纷抨击背包客。其实,徒搭的魅力在于真诚与信任。 这也是徒搭的意义,而不是单纯只为了方便与省钱。

虽然我不是专业的背包客,但也不止一次的徒搭。途中,被拒绝或接受都是都是一种正常行为。对于接受者,我们感激并感恩。对于拒绝者,我们应予理 解和尊重。但曾经我就遇到过这么几个年轻人,因为数次被拒绝,几个小时甚至一天两天都搭不上车,而对车牌号形成地域谩骂与对比。如此卑劣,他们却觉得理所 当然。换位思考,人家凭什么搭你一程呢?

旅途中,虽然我们多是为了证明自己,但作为旅行者基本素质还是不能落下的。别为了眼前风景,别为了追逐远方,就让自己变成了一颗老鼠屎。

即便天快黑了,即便漫漫公路没有一辆车为你的坚持而停下,但我们要做的依旧是继续朝前,并且不抱怨不埋怨。

距离日喀则还有150公里。

我们走了很久。决定如果再搭不上车,就找个村子看看有没有小旅馆简单的凑合一晚。但不知因何,我心里并不着急。我总觉得我们会顺利抵达日喀则。哪怕是披星戴月。

果然,一辆藏A的私家车为我们停下了。尽管依旧是不是直达日喀则。

“你们估计是到不了日喀则了。”车上,格拉告诉我们。那时距离日喀则还有140公里。

“如果还能搭上车的话就会到了。”独白说道。

“天黑了就不好搭了。”

“是啊,这得看运气了。”

是啊,这得看运气了。可你相信奇迹吗?有时候运气这东西就像奇迹一样,一个接一个发生,简直像是在做梦。如同看到了藏民妇女们在门前做着农活,拿着筛子一摇一摇地将青稞粒与壳分开。这与乡下打菜籽是一样的道理。内心再次掀起思乡暖潮。兴许正是如此,我对前路充满信心。

以至于搭到一辆警车都那么从容。

意外的是,警察叔叔说把我们搭到尼木检查站就帮我们搭车到日喀则。

哇!忍不住惊叹一声。大家都激动不已。

来到尼木县检查站,警察叔叔就让正在执勤的两名警察哥哥帮我们搭车。没等多久,我们就如愿的坐上前往直达日喀则的车了。终于不用担心天黑,也不 用看着天渐渐失去光明。但由于三个人搭车不是很方便,于是我们分开搭车了。这也是警察哥哥提出的办法。可因为独白没有手机,又担心丹丹第一次搭车,于是让 她和独白先走了。

虽然只剩下我,但毫无恐惧。等车的同时,与两位警察哥哥闲聊起来,气氛很融洽。第一次为警民“合作”而倍感亲切。当他们把我送上车,帮我递背包 的时候,我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那时,嘴里只会不断的重复着“谢谢”。当车门关上,警察哥哥再次嘱咐司机大哥一定要将我送到目的地,我发现他们的模样真 是可爱。

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赞(0)

网友留言评论

2条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