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网

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热门搜索:二手汽车 本地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本地资讯 西藏旅游 > 旅游新闻走进中国的最西部——读徐平的《西藏秘境》

走进中国的最西部——读徐平的《西藏秘境》

  • 2015/10/13 22:38:25
  • 来源:快搜西藏
  • 编辑:佚名
  • 171
  • 0
  • 0

西藏,一个号称世界屋脊的中国最西部地区,千百年来,生活在此的人们辛勤地劳作着,形成了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但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西藏文化在世界走向“全球化”的今天,对于局外人来说,仍然是充满神秘的色彩。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更加提升了人们对西藏的关注热情。

在这样的一个文化背景下,徐平的《西藏秘境——走向中国的最西部》(知识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一书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面世了。经过两年的市场检阅,这本书引发了可想而知的反响,最近又被民族出版社改编为《西藏之西——神山圣湖阿里行》和《西藏之西——喜马拉雅最后的山民》两本书,在新年到来之际再次隆重推出。这是社会学家徐平进行西藏神秘文化苦旅的生命结晶,正如当代作家龙冬的评价一样:

“关于西藏的当代纪实作品已出版了不少种类,但是无论以行走区域地点来划分,还是以科学精神来划分,更要以个人诸多的实际传奇经历而论,徐平的这一部都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涉及楚鲁松杰那个针 尖大小的地方,我也曾看到过极个别的描写,可是若讲深入,非徐平莫属。我们骑马翻越了海拔几近6000米的雪山,然后徒步下山,接着每日骑马十几个小时的工夫,跋涉无数冰河,要走两三天才能到达第一个村庄。在楚鲁松杰,我只到了两个村落,而社会学家徐平却跑遍了所有的村落。”

从龙冬的亲历感触我们可以想象到徐平作为一个平凡的游历者,为探求西藏秘境那不辞辛苦、忙忙碌碌的影子所折射出的一股不平凡的探险精神,而作为社会学家的徐平更是能够易于超出一般的作者流于一般传奇的记录,从而深入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人文关怀层面的解剖之中,闪耀着孜孜不倦追求真实的科学的光辉,这使得徐平的著作具有自身的独特关注热点,而且,他对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十几年的实地调查研究,使其理解都更为独到和深刻,更容易满足人们对了解和开发西藏的需要。在徐 平的书中,游历和揭示西藏神秘文化仅仅是作为一个手段,而真正的目的,是为开发西部地区提供一份可靠的调查。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社会学家的徐平浸润 着的那份可贵的社会责任感。

一、走进西藏:探求神秘文化的生命苦旅

提起西藏,我们就不由得想起在烈烈风中抖动的白色哈达,想起一对对虔诚的藏民迎着朝阳或摇着经简,或一步一叩头的朝拜;想起那高耸入云、白雪皑皑的雪山,青青的草原、成群的牛羊;想起长眠在西藏阿里地区的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干部孔繁森同志……。

徐平在西藏的考察是充满艰难困苦的:在拉萨, 他经受了强烈的高原反映;在通往阿里的路上,他在颠簸中跳着脱衣舞,在烈日的烧烤下度日;为了考察楚鲁松杰,在翻越6000米的雪山中,他险些跌落马下, 命丧深谷;在中印边境线上,他冒着生命危险,在印军的枪口下探险;在偏僻的山村中,他的生存受到了威胁,他却说:大山的生活苦中也有乐,天天当厨子,吵架,逗闷子,闲来捉虱子,野餐烤鸽子;……他作为一名藏学研究员,能够巧妙地选取最代表西藏文化的楚鲁松杰进行考察,他富于艰辛的科学探索精神,最终使他 获得了属于自己特色的第一手揭示西藏神秘文化的材料。

曾几何时,人类的心灵曾被一个光明普照、诗情洋溢的世界观长久地照耀着、充实 着、温暖着。这个世界观虽然在当今大部分世界中已经被理性的启蒙主义所照亮,但是,它仍然存在于古老而又现代的西藏之中。这个世界观说,世界是混沌未分 的,世界的本质就是向往和追求那些超越于一切巨大物象的形而上学的历程,宇宙和人生是神圣的等等,富于强烈的神秘主义色彩。这是与西藏一直很少受到科技理 性的支配密切相关的,这里远离工厂,没有污染,因此,人与动物和植物、人与大自然能够和谐共处。在西藏神秘的生存文化中,他们不是在本能和有限的意义上肯 定生命,而是在精神和无限的意义上肯定生命,这种生命意识是把死亡看作生命的再一次转化,却不是生命的终结。

徐平真实而具体地书写了他所经历的以神秘主义为核心的西藏文化:在大竹卡里的藏式餐馆里,屋中有一幅挂着哈达的班禅大师,还有几幅旧挂历的各式美女图;新鲜的酥油茶里有奸商混入土豆泥做假……便透露出世纪之交的西藏已经进入了传统的神秘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的时代,因此,在徐平的经历中,有乐天知命的一对藏族夫妻在雅鲁藏布江河谷中经营着一块巴掌大的土地,一年收成不到100斤,他们的精心呵护足以洗荡现代都市人内心对财富的贪婪和焦虑;有在大自然自由嘻戏、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们;有应声而冒起半米多高的奇特温泉;最妙的是徒手捉鱼:一群鱼躲在草岸边,轰都轰不散,两个小徒弟用手抓鱼,一对一对向岸上扔,不到一个小时,捉了两编 织袋子,而鱼数量多只是因为当地人具有的独特风俗;而当地人不吃当天死去的动物也成了一种特殊的禁忌;在西藏的草场,有成群结队的野兔、地老鼠、白屁股黄 羊和藏野驴等等野生动物;在阿里,山顶上的经幡是前进的里程碑,道路一直向天际延伸;在神山冈仁波齐周围,一路都能碰上善男信女,这里有着数不清的美丽传 说;在孔雀河畔,一座红塔,据说埋葬着侵略者的10万首级,那些古老的窑洞,是传说中阿里早期的王宫,至今香火兴旺的窑洞寺庙古宫拉康,传说是仙女飞天的 地方;在直贡堤寺天葬场,徐平详尽的述写了天葬时的情景;在狮泉河,有江湖郎中和街头艺人,那万岁山上的“毛泽东万岁”几个大字仍依稀可辩;妇女主任的瞎眼母亲,一边晒太阳,一边摇转经简,比较富裕的人家,都有经 堂,即家庭供佛拜佛的地方;古老的佛塔、为防止淫雨的天气而祈鬼的鬼食、城堡边上的村庄、无尽的荒山野岭等构成了一路的西藏文化风景;在强久林寺,有珍的 古老唐卡,年代久远,是用细丝绒锈成,十分珍贵;在悬崖绝壁上的窑洞遗址,隐约可见精美的壁画,留下千年之谜;在班公湖,战士们在清澈的湖水中自由地游 泳……同时,在书中,有肆意猎取野生动物的行为;最突出的是,商业对西藏文化的侵袭:边镇的贸易,狮泉河镇的店铺,被称为饮厅的娱乐场所,更有带着色情嫌 疑的“小姐”;在镇上,徐平与当地小伙子发生了文化冲突,使他意识到与藏族同胞打交道时要尊重其文化习惯的重要性;阿里地区歌舞团“七一”街头的演出;四川的 老刘在阿里从事了三年的制鞋业,他的产品受到当地人的欢迎;还有内地援藏所建立的小学校和藏医院……

总之,徐平以他特有的行程视角, 图文并茂地描绘了一幅西藏式的“清明上河图”。在图中,传统与现代、商业与浓浓的人情味、迷信与科学等交映成辉,比较全面地展现了西藏未知的神秘和变迁, 并以社会学家的眼光分析了每一个出现的文化现象,创作了一部以理论与现象相结合为特色的文化风景书。

二、挺进西部:诊断西藏的人文社会命脉

《西藏秘境》绝不仅仅是一套特殊揭示西藏文化之书,最为重要的是,书中深蕴着浓郁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原书的副标题就是:走向中国的最西部。作者的真正目的是对西藏作一番社会文化的考察,从而把西藏的面貌带入到发光地带,使读者能够清晰的看到西藏的落后与文明、社会政治经济现状和发展前景等,为试图开发西部的人们提供深刻而详实的思想指导和精神动力。

作者徐平,不是一般的作家,而是一位长期从事藏学和文化学、社会学研究的专家,他出生 于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对西部少数民族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70年代末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系统地学习了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历史;80年代进入中国社会 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学系,开始从事民族学调查研究;后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师从费孝通教授专攻“边区开发”,90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曾经长期在中国藏 学研究中心工作,现在担任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西藏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研究工作,出版有《羌族社会》、《活在 喜马拉雅》、《西藏农民的生活》《东方大族之谜》等300多万字的成果,特别是作者在西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从事了二十来年的实地调查研究。因此,无论是 理论素养、调查研究经历还是写作经验,徐平都是出类拔萃的,也是一般作者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徐平的西藏之行已经超出了个人游记的范 围,进入到社会分析层面。在世纪末的1999年,他和他的导师费孝通先生去其老家考察。徐平作了一次中西部跨越:在代表中国发达地区的江苏省吴江市农村, 一位年薪三万元的年轻村长却抱怨收入太低,影响了他发家致富;而处于同一纬度的西藏阿里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的西藏”,却呈现出完全不 同的生存状态,旅途上碰见的干部,他埋怨的却是没有女人,找不到对象。徐平用对比的方法深有感触地说:比之东部物质文明的繁荣,西部的辽阔和野性更给人以 强有力的心灵震撼。在阿里的首府狮泉河镇,徐平写出了当地的变化:60年代荒无人烟,90年代以前居民住的是铁皮顶的土坯房,吃蔬菜比吃肉更困难,一封家 书要走上好几个月。现在是满大街的出租车,街道宽阔,商户林立,录像馆和电子游戏厅的大喇叭吵死人,同时,他也敏锐地觉察到了受商业冲击的西藏文化正在进 行一场变革;最富于意义的事情是,徐平对未改乡楚鲁松杰的调查研究:由于特殊的自然和历史原因,1959年西藏进行了天翻地覆的社会制度变革时,边境地区 的6个乡没有进行“民主改革”。几十年过去了,“未改乡”也越来越多地汇入了现代西藏发展的潮流,只有位于阿里的扎达县的楚鲁松杰乡至今仍旧神秘地隐藏在喜马拉雅的崇山峻岭之中。徐平以社会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风餐露宿,首次全面的披露了这个依然受封建农奴制残余影响的楚鲁松杰的政治经济 现状,指出:大地震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沉重的历史包袱,滞缓着当地的发展;喜马拉雅的山民们正在艰难中坚定地迈向现代文明,徐平便亲身经历了楚鲁松杰的民主选举和行政制度的变动。在狮泉河,徐平还访问了一位地道的北京人老王,他被人称为活着的孔繁森。最后,作为社会学家的徐平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说:“站 在新世纪的门槛上,请允许我再叮嘱一次,让我们关注西部,关注西部人。”这是画龙点睛之笔,可称的上是此书的主旨。

三、对《西藏秘境》特点的说明

《西藏秘境》把游记和对西藏社会的人文关怀紧密结合起来,可谓“此中有真意,描辩有佳言”,其描写针脚细密,严谨求实,风格散逸洒脱,既是一部极好的描画西藏文化和传奇的散文,又不失为了解西藏地区政治经济状况的社会学书籍。其特点有:

1.图文并茂

《西藏秘境》一书,不仅仅有优美散文式的文字,让人读来兴趣盎然,而且还配有大量的彩色图片和黑白照片,他们真实地再现了徐平眼中的西藏风土人情;以文字为主、图画辅助的书面形式相得益彰,增添了表达的能力。

2.知识性和趣味性

正如上文我们看到的,在这部书里,既有在西藏的衣食住行的现状描述,又有西藏风土人情的刻画,因此,它能提供给我们大量的游历西藏的知识,特别是西藏神秘文化和传奇、西藏的政治经济状况,由于其充满了叙述的活力,因此显得趣味盎然,有使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3.理论与现象的结合

书中对于西藏风土人情和文化的现象学透视,使徐平的述写具有不息的现实力量;同时,该书又有较高的理论深度,身为社会学家和作家的徐平能够把两者紧密配 合,把理论有机地融入了现象的描写之中,从而使《西藏秘境》一书深入浅出,通俗流畅。既可以满足一般读者的阅读,又能够为研究西藏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一定的 研究材料。

毫无疑问,我相信读者会得出和我一样的结论:《西藏秘境》是一套描画西藏神秘文化和传奇、述说西藏政治经济历史和现状、具有强烈人文关怀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充满理论深度的优秀社会游记著作。

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赞(0)

网友留言评论

2条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